中新网宁波12月3日电(记者 林波)争取前沿新材料、未来网络等优势领域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名单;设立未来产业研究院、未来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让国有资本敢于投资未来产业……近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阿拉甬商有话讲”第四场协商会上,来自该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委员、首席科学官、民企“掌门人”等业内人士聚焦未来产业,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阿拉甬商有话讲”第四场协商会现场。宁波市政协供图
众所周知,未来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作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先导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未来产业不仅成为大国竞争新赛道,也成为区域发展新态势。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专项规划。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未来已来,未来产业如何“来”?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副所长王立平看来,原创技术将是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基础研究是发展未来产业的源头动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以取得重大原创成果是发展未来产业的根基。
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是王立平所在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三大优势方向。
“争取前沿新材料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王立平建议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更多聚焦于发展前景和趋势相对清晰,国家导向明确、当地基础扎实,高度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产业方向。
未来产业可以说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更需要科技创新。作为民营经济大省,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是浙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级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方面的政策。”作为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表示,中小型企业普遍在创新中遇到“人才瓶颈”,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
“制定人才扶持政策,汇聚人才引育新动能。”励行根建议,政府部门出台高端人才的激励措施,对口扶持职业上的规划或人生发展前途;健全小型科技企业高端人才体制,让高端人才愿意留在小企业,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撑。
记者注意到,在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方面,《意见》也指出浙江将以产业需求牵引产教融合,打造卓越工程师团队,实施“启明计划”等引才工程,加强未来产业领域高层次制造人才引育。
“生物医药产业就像一个‘热带雨林’,既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有藤蔓、草本植物;这个产业的产业链很长,需要各种专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来共同打造。”在来凯医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官顾祥巨看来,在未来产业中,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成长、高回报性,但同时也需要前期高投入。
顾祥巨表示,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对于创新药企业出台了创新政策,比如只要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就可以择优给予临床前研发费用40%的资助,他希望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有更加创新的政策来支持这样的未来行业,敢于在还没有临床数据的时候就投入。
宁波一新能源汽车工厂生产场景(资料图)。林波摄
诚然,未来产业是支撑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从0到1”的产业,发展趋势不易预测。
基于此,浙江正紧抓“未来风口”,引导多元主体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开展创新,引领新一轮产业业态创新。
以宁波为例,其经济现实状况是,制造业、外贸、港口等传统产业占据了“大壁江山”。2023年9月,宁波酝酿多时的《宁波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将着力培塑前沿新材料、未来智能、元宇宙、未来能源等九大未来产业赛道新优势。
“我们要像过去抓工业、抓出口、抓招商一样抓科技创新、抓未来产业,锚定目标、坚持不懈,奋发图强、奋起直追。”在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看来,对宁波来讲,发展未来产业,不是简单地要发展一个新的产业门类,而是着眼于实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个奋斗目标,着眼于实现“两个先行”示范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确保宁波未来几十年的竞争地位。
如今,在浙江,前沿新材料、未来网络、元宇宙、未来医疗、柔性电子等一批未来产业分散各地,但其串珠成链、加速聚集,让发展之潮奔腾不息。(完)
12月3日,202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闭幕。在当天的活动上,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谈到对本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印象,穆拉图说:“中国领导人的贺信和发言对我们深入‘读懂中国’有很大启发。”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
1976年,穆拉图·特肖梅以埃塞俄比亚公派留学生的身份来到中国,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至1991年,他在中国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他还担任过埃塞俄比亚驻中国大使。2013年10月,穆拉图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2014年7月,穆拉图把中国作为就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对中国,穆拉图·特肖梅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穆拉图深情回忆起了他在中国的岁月,穆拉图说:“现场的记者大都没有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而我亲身经历过,因此更能看到4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穆拉图说,要读懂现在的中国,就要理解过去的中国,这样才能理解中国成就和中国的成功故事。中国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得益于良好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真正落实落地。此外,中国的政策不仅有延续性,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新思路、新理念。
“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是一件好事。”穆拉图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塑造了巨大优势,中国是世界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也是重要的合作方。
穆拉图曾长期在农业部门任职,担任过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部长。埃塞俄比亚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在回答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时,穆拉图表示,中国在保障埃塞俄比亚粮食安全方面作出很大贡献。“我们与中国合作,中国帮助埃塞俄比亚开垦土地,兴修水利,现在我们更需要化肥方面的合作,中国也能提供相应帮助。”
谈到埃塞俄比亚与广东的交流,穆拉图表示,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广州的航班,在20多年前就开通了,现在的航班更加密集,这条航线不仅服务埃塞俄比亚,也服务整个非洲大陆的乘客。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与广东在人员和经贸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
参加此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穆拉图·特肖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中国领导人的贺信,对我们深入‘读懂中国’有很大启发。”
文 | 记者 赵鹏 付怡
图、视频拍摄 | 记者 宋金峪
视频剪辑 | 记者 黎杰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联系人:乐发app下载安装
手机:15843940382
电话:0837-48836277
邮箱:48836277@sogou.com
地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石碉楼乡